来到宁波地铁邬隘站,聊完了灵峰山、灵峰禅寺之后,我们一直在聊这里的一大望族,湖塘乐氏的故事,前两天讲了几位家族中有名的古人,那在离开这一站前往下一站大碶(站)之前,我们再最后来聊两位这湖塘乐家近代的大牛吧。首先就是咱宁波帮的巨子——乐振葆。之所以让他在这一站的最后出场,不单因为他是曾经的“木器和钢铁大王”,更重要的是,咱宁波的地标,宁波人的精神图腾灵桥,是这位老大组织筹建的。你说用他来压轴宁波抓龙筋工作室,不过分吧。
乐振葆,名俊宝,晚号玉几山人,你猜得没错,他虽然是湖塘乐氏的,但出生在我们的上一站——宝幢。父亲是一位木材商人,在上海创办经营着泰昌木器公司。1884年,16岁乐振葆去到上海,子承父业,虽然可以说是一位富二代“老板儿子”,但他还是选择先从学徒做起,一步步的靠着自己的学习和积累,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董事长、总经理宁波抓龙筋调理。经过他的改革和创新,泰昌成为了咱中国第一家自主制造并营销西式家具沙发的企业。
1917年,乐振葆又与陆伯鸿等人合资在浦东创办了和兴钢铁厂,并出任和兴钢铁的常务董事。在当时,和兴可以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民族钢铁企业之一,之后改名为“上钢三厂”,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宝钢集团的前身了。
除了这些,他的产业蓝图还遍布各个领域,具体的那些名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看我置顶的第一条评论。因为说得再多,都是在大江那头的花花世界,要说对于家乡宁波,乐振葆做出的贡献也是不胜枚举,其中最重大、最难忘,也是最让我们后人感到自豪的,必须是组织筹建灵桥了。
1922年,在日本留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的宁波人陈树棠,考虑到安全因素宁波抓龙筋调理,提出了详尽改建浮桥桥的计划宁波抓龙筋。但由于当时的宁波地方政府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重大工程,建新桥的计划只能被束之高阁宁波专业抓龙筋。1931年,乐振葆和张继光先后两次前来考察,为加快推动灵桥的改建工程,在上海、宁波两地成立“改建桥筹备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筹款和勘测。在这位大牛的号召下,沪甬两地的宁波籍商人纷纷响应,不出两年就募集款项70余万元。其中乐振葆个人就出资40万。款项齐备后,经过竞标,决定由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和新江记营造厂竺泉通设计,德国西门子洋行承包建设。于1934年开工,两年后的完工通车。之后便如我们所知了,经过了多次的维修保养,如今这曾屹立于炮火中,86岁高龄的身躯,依旧挺拔。
除了我们熟悉的灵桥,在邱隘东站时我们聊到的莘新桥的移址重建,也有他的参与,在故乡宝幢,乐振葆更是兴医助学,创建了私立宝林医院,独资兴办了宝林小学(旧址在如今的宝幢逸夫小学校园内),此外,他还赞助修编了《阿育王山志》,怎么样,他对家乡的帮助,是不是也如他自己的事业般,辐射广泛啊。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了,看着上面的故事,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宁波帮巨子,乐振葆先生吧。宁波抓龙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