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启动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评选活动,将选取全省范围内5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目前,宁波市司法局在全市社区矫正机构中推选出8名长期扎根在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矫正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全省评选,快来看看都有谁?一起为他们点个赞吧!
陈科为同志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逾9年,精通各项业务,是社区矫正领域的“行家里手”。该同志热爱社区矫正事业,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劲。为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加强公检法司之间的衔接协作,在全省率先打造了无缝衔接机制。按照“需求导向、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的思路,全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整体推进“智慧矫正”建设宁波抓龙筋按摩,得到了司法部、省司法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指导各地探索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打造了一批像“红领之家”“捷达阳光”之类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分别形成了“红领模式”和“政企模式”,为各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宁波样板”。攻击克难、勇挑重担,完成“十九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重要时段的维稳安保任务,以及在全省率先完成社区矫正对象特赦等工作。
杨斌同志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八年多宁波泰式抓龙筋,尤其自2020年8月调任海曙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岗位以来,迅速融入矫正岗位,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始终坚持社区矫正“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目标,实现海曙区社区矫正工作跨越式发展。作为全国“智慧矫正”县级试点单位,对社区矫正全流程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以智慧化提升执法规范化、监管高效化、教育个别化、帮扶精准化水平,推进部门之间多跨协同、数据互通,形成涵盖全领域的智慧矫正生态链。其“智慧矫正中心”作为首批创建单位之一,以高分通过司法部初验。7月23日,浙江省推进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海曙召开,海曙区社区矫正中心作为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考察点,迎接了省内外100余名会议代表的参观,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工作获宁波市委、常务副市长陈仲朝批示肯定。
以法为舟,以爱为桨,这是吴丹丹同志十年来践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她默默躬耕基层一线名迷途的社区矫正对象找回正确的航向,护送他们泅渡到美好的人生彼岸。她先后荣获区级优秀公务员,市级普法先进工作者,市微型党课优秀宣讲员等荣誉。被聘为2021年浙江省首批“社区矫正公益宣传大使”,受邀为宁波经济广播电台普法栏目的嘉宾主持,也是江北区社区矫正品牌黄丝带行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策划者。
2019年8月宁波抓龙筋调理,胡旭东同志由监狱系统调入慈溪市司法局。短短的两年,他以一名年轻干警自带的干劲、冲劲,从头学习,怀着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满腔热忱,积极工作,很快成为社区矫正队伍中的新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勇于创新是他的标签,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热情,为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照亮回归正途的路程。两年来,顺利解矫37名,无重新犯罪,转化重点对象10名。
李潇同志至今已经在社区矫正岗位上工作十多年,共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756人,参加审前调查工作256份宁波抓龙筋调理。她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每一个调查案件负责,认真审核相关材料及笔录,经过领导审核评议后,及时提交相关法院和监狱部门,有效实现审、矫工作的无缝对接。
郑伟是北仑区首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之一,自2007年开始,扎根社区矫正一线年来,他始终秉持对矫正工作的专心、热心、爱心,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谱写了一曲基层矫正战线“老兵”模范表率之歌。正如他在自己的党员誓言中写的“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地工作!”14年来,他参与监管的230余名矫正对象无一例再犯罪,他突出的工作成绩获得各方高度认可,先后多次获得政法条线荣誉及优秀党员称号。
毛培琴是奉化区司法局溪口司法所的一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六年来,累计帮助2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始终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制度与措施宁波抓龙筋调理,积极引导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回归社会生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为维护溪口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2015年8月至今,何燕一直都是在象山县司法局西周司法所工作。在这六年时间里,她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守则,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宁波抓龙筋调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宁波抓龙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