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楼梦红

admin 2024-06-13 18:15 新闻资讯

  楼梦红,1971年2月出生,中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曾先后担任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政教主任、副校长,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副校长、,鄞州区四明职业中学校长、,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先后获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市级先进工作者、省级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2013年成为浙派名校长培养人选。

  时值腊月,万象更新,在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我们采访了楼梦红校长。楼校长介绍说,学校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实施的“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五进”整体化师训模式,以及“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实践等,曾被各大媒体广泛地宣传推广,在职业教育界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楼梦红校长正值不惑之年,已经在鄞州区的全部5所职业学校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鄞州职业教育的缩影,见证了宁波市职业教育2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在历史上,楼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兴实业,办教育,与职业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楼校长体育专业出身,年富力强,精明能干,每天早晨赤膊跑步10公里,坚持了十几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定能够开创新的辉煌。

  记者:楼校长您好!经过示范校建设,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建设成效?

  楼梦红:两年来,学校以打造区域内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先进技术培训基地、终身教育学习基地为建设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学校在办学基础、专业内涵、师资水平、教研能力、育人质量和综合实力等6个方面都有新的提升。

  第一,办学基础有新提升。两年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数量增至2797台,总值增至4074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增至12个,校内工学教室增至54个,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增至54个,为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第二,专业内涵有新提升。建设期间,数控专业成功申报省级首批骨干专业,机电产学研联合体成功申报省级建设项目,动漫等4个专业成功申报宁波市品牌(重点发展)专业,学校成为宁波市专业品质最优的中职学校。

  第三,师资水平有新提升。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84项,其中在全国信息化大赛获3金1银2铜,领跑全省。目前,专任专业教师中85%为双师型教师,一支具有职教特色的优秀教师团队已经形成。

  第四,教研能力有新提升。两年来,学校有28项课题获奖或立项,有183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有33本教材公开出版或印刷使用,其中有2本教材入选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第五,育人质量有新提升。建设期间,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获8金13银3铜,学生技能作品年年获全国一等奖;在市技能大赛中年年居金牌榜榜首。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有904件作品获奖。在浙江省单招单考中,有1199名应届毕业生上线人上本科线,全省领先。

  第六,综合实力有新提升。建设期间,学校顺利通过浙江省一级重点职高评审;获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宁波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宁波市级以上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先进学校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宁波泰式龙筋,学校的美誉度随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记者:学校实现了6个“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总结形成了哪些重要成果,能否举例详细说明一下这些成果?

  楼梦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校总结形成了3项重要成果,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等方面。

  第一,深入实践了“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职高生的职业幸福奠基。以经济园区为产业基地,以职业学校为教学基地,通过管委会协调、专指委指导、基础资源互通,实现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二位一体培养人才。学校与园区对接,园区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参与招生、教学、就业过程,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着力引进企业课程,积极实施0。5培养计划,增强专业教学有效性;课程与岗位对接,根据岗位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进而调整课程设置,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融合。2012年9月,基于该模式的研究课题《“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各重点建设专业在“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体框架下,探索实践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个性。比如,国际商务专业面向南部商务区,探索实践“角色转换、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九步法”,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专业资源宁波抓龙筋调理,将学校教育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共同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级”,并授予相应的“角色等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了专业内涵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通过构建基于“数字化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岗位的学生。基于“数字化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四步构建:第一步,创建校园“数字化工厂”,模拟企业生产环境;第二步,开发基于“数字化工厂”的人才培养课程;第三步,探索基于“数字化工厂”技术范式的教学形式;第四步,打造多领域、复合式的数控专业师资团队。

  第二,深入实施了“五进”整体化师训模式,打造实至名归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凸显职教师资特色。学校首创“一基二元五进”师训模式,“一基”面向全体专任教师,夯实团队基础,着重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进行提升培训。“二元”面向新教师、骨干教师,分别进行新教师“入格”培训、骨干教师“升格”培训。“五进”面向专业教师,打造“双师型”团队。“五进”整体化师训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的课改质量得到提升;实现了教师从“双证型”向“双师型”的转变。2012年11月,基于该模式的研究课题《“五进 ”整体化师训方案的实践与研究》获宁波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进”即“骨干进协会、技艺进赛场、教师进企业、专家进学校、苗子进高校”。骨干进协会,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加入行业协会,增进专业教师与行业深层次交流。技艺进赛场,学校推选专业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教师进企业,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学习新知识、新工艺。专家进学校,邀请职教专家、企业骨干等来校讲课,提高教师对职教前沿发展、企业文化、生产管理的认识。苗子进高校,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脱产等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

  第三,深入推进了基于“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实践,形成了不同专业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宁波正宗抓龙筋,成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样本。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在校企合作实践中首创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与园区联结的“三联”模式。基于“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企业介绍学生实习,提供就业岗位,是典型的人才供求合作;第二阶段是中级阶段,在人才供求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职工培训,聘请兼职教师等形式的合作;第三阶段是校企一体阶段,学校组建职教集团,与集团内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建实训基地;第四阶段是按专业细分的校企合作阶段,在校企一体的基础上,不同专业实践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联”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形成了基于‘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案例,比如轻轨专业的“五同联办”宁波正宗抓龙筋,即与企业共同实施专业调研,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负责实习就业;数控专业的“四位一体”,即以打造区域数控行业的人力资源、技术咨询、技能提升和信息交互四个中心为目标,四位一体发展;动漫专业的“三业合一”,即形成产业发展拉动就业需求,就业需求促进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助力产业提升的专业、产业、就业“三业合一”模式;电工专业的“二个无偿”,即企业向学校无偿提供实操设备,学校为企业职工无偿培训。

  基于“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实现了办学“三个零”,即学生毕业“零滞留”、实训基地接近“零投入”、师资水平“零距离”。两年中,该模式被一些核心媒体多次推介,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之一。

  记者:基于“三联”模式的专业细分校企合作在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首先进行实践,并辐射带动其他专业,推动了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那么,学校在具体的课程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楼梦红:两年来,各专业不断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基于“数字化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动漫游戏专业形成了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宁波抓龙筋会馆。

  一是改革教学模式。推进课型与教学模式探索,公共基础课探索“项目引领+情景导向”教教师企业实践学课型,专业基础课探索理实一体教学课型,专业实训课探索梯度产品实训课型。实践“三疑三探”、“五步循环”、“做学一体”、“项目经理”等教学方法。实践小班化、导师制、专题班等多样化教学形式。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完善“公共基础+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各专业课程方案,体现工作过程导向,推进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开设企业文化、企业技术规范、企业营销策略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课程,提高学生对产业、专业、职业的认识。开发岗位实训课程,深入推进教学与岗位对接。开发专业延伸课程、实训课程、选修课程三个系列的校本教材。

  三是改革评价模式。不断完善学分制管理,开发品德学分、作品产品学分、企业见习学分、丰富创新创意学分;扎实推进技能大赛、技能之星评比,办好一年一度的校技能节;引进行业标准,全面参与各专业技能鉴定,积极参与行业资格认定;引导学生多元发展。

  楼梦红:学校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对口支援、对外交流等路径,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同时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起到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以培养“优秀职业人”为目标,以自身的品牌优势增强职教吸引力,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是区域内生源质量最好的中职学校。两年来,学校共培养高素质毕业生3730名,毕业生“双证书”率一直保持100%,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2141元,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学校已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在社会培训方面,学校是浙江省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电网省农电培训基地、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两年来,学校以进网作业电工等品牌培训项目为抓手,紧扣区域内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目前年培训3万人次以上。同时依托职业技能鉴定站,提供技能等级鉴定服务。学校已经成为区域内先进技术培训基地。

  第三,在技术服务方面,学校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技术攻关队、技师协会破题、竞赛生辐射四条途径,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破解生产难题。两年来宁波正宗抓龙筋,学校对外开展技术服务18项,典型案例有:学校谢一东老师为宁波精诚车业整改小客车记忆式电动镜面驱动器,为企业节省了技改成本,得到企业充分肯定。

  第四,在结对帮扶方面,学校分别与四川省安德职业技术学校、景宁职教中心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开展多形式对流;接待贵州等地9名挂职干部每人一学期的挂职学习;择优推荐2位专业教师援疆支教。

  第五,在交流合作方面,学校共接待沈阳信息工程学校等100余所职业学校来访,交流探讨示范校建设情况;学校还先后与香港、、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不同地区及国家学校开展合作培训、交流互访,实现国际化发展。

  记者:您在5所不同的职业学校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管理经验,能否请您回顾一下以往的经验,展望一下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未来?

  楼梦红:1992年,我大学毕业后到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工作,1999年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德育,提出寝室企业式7S管理,全省出名,全国出名。

  2004年到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担任副校长,抓德育,抓教学,帮助学校扭转了招生困难的局面。2007年到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职业高级中学担任校长,主导学校从专业建设、招生、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转型,扭转了整个学校的局面。2010年到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担任校长,在学校启动专业建设“三扶工程”,即扶强成精、扶大成强、扶小成特,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和声誉明显提升。2013年,我被调到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任校长。我觉得,学校管理要遵循三“本”管理原则,一是以德为本,品德比能力更加重要,二是以人为本,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三是以心为本,改变人心比建立制度更重要。另外,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地域文化、专业文化和风采成果展示来进行渗透。

  我是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第三任校长,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稳住了局面,第二任校长创造了辉煌,我要再创业,围绕“一核三心八要素”,提升学校智慧化和国际化水平,打造升级版的现代职业学校。一个核心即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持续发展,三个中心即区域内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先进技术培训基地(中心)、终身教育学习基地(中心),八个要素即专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深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推进、专家团队打造和信息化校园建设。比如,在师资队伍提升方面,学校将启动骨干教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开设大数据时代的校园云空间,实现“空间人人通”,推进教育管理全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智慧型校园文化。宁波抓龙筋工作室宁波抓龙筋理疗

上一篇:达芬奇科普行宁波站精准医疗走进寻常百姓家
下一篇:12月21日宁波镇海疫情最新消息:解除封闭管理

猜你喜欢

  • 青岛启德泰国留学

    青岛启德泰国留学

    泰王国(泰语:??????????????),通称泰国(泰语:?????????),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
  • 【东盟风情】在泰国有一

    【东盟风情】在泰国有一

    泰国作为亚洲的水疗之都,很多水疗中心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位居前列宁波抓龙筋,与大多数的街边泰式不同,泰式水疗更加注重氛围宁波抓龙筋会馆宁波抓龙筋工作室,手法也相
  • class=jsx-1242205048宁波市拟

    class=jsx-1242205048宁波市拟

    经市委研究,决定将拟提拔任用或转任重要岗位的王程等29名同志予以公示,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
  • 宁波地铁免费升级! 甬

    宁波地铁免费升级! 甬

    微风和煦,蓓蕾初绽,2023年的第三周忙碌工作的你是否抽空赏梅迎春了呢?回顾本周,大家又发现了哪些甬城的大事小事?快跟着小编看看你有没有「out」~? 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获
19883002471